为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创造更好条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5-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华社记者 杜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公布了首批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目录,以指导各地做好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工作。

  那么,这些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具体是什么,到城乡基层一线工作,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有关负责人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给出了答案,表示要为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创造更好条件。

  什么是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这批公布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分9大类50种,具体是:

  ——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是在街道(乡镇)、社区(村)从事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劳动监察及相关事务等管理服务工作。如劳动保障协理、人力资源开发协管、劳动关系协调协理、劳动监察协理等。

  ——基层农业服务:主要工作内容是在农村基层从事农业、扶贫开发等公共服务工作。 如村支书(主任)助理、新农村建设指导、农技推广服务、农业信息咨询、乡村科普服务、农业技术指导、乡村扶贫开发等。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工作内容是在乡镇、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卫生防疫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等从事医疗、卫生、保健、防疫等辅助性服务工作。如乡村医疗卫生辅助服务、基层计划生育服务协管、乡村卫生院护理服务、乡村(社区)公共卫生监督协管、乡村(社区)卫生防疫协管、乡村(社区)妇幼保健、社区护士、社区卫生服务等。

  ——基层文化科技服务:主要工作内容是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居民提供文化、科技、体育等公益服务。 如乡村(社区)文化服务、乡村(社区)文化室管理、乡村(社区)文化宣传、乡村(社区)科技服务、乡村(社区)体育服务等。

  ——基层法律服务:主要工作内容是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居民提供从事普法宣传、民事调解等服务工作。 如司法协理、普法宣传、民事调解协理等。

  ——基层民政、托老托幼助残服务:主要工作内容是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从事政府资助的为居民提供社会工作助理、托老、养老、托幼、助残等服务工作。 如民政助理、社区托(助)老服务、社区托幼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助残服务等。

  ——基层市政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是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从事政府加强城市公共事业、公共事务管理等辅助性管理工作。 如道路交通协管、消防安全协管、环境保护协管、城市规划协管、市场协管、流动人口协管、治安维护协管等。

  ——基层公共环境与设施管理维护:主要工作内容是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从事公共设施设备管理、养护、清洁、绿化等工作。 如乡村道路维护、乡村水利设施维护、廉租房配套设施维护、社区(村)公共环境绿化、社区公共设施维护、社区(村)公共卫生保洁等。

  ——其他:主要指各地开发的其他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 如社区主任助理、低保协管、残疾工作协管、社区矫正协管等,以及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等岗位。

  四项优惠政策鼓励到城乡基层就业

  到城乡基层一线工作,既能实现就业,又能得到锻炼,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政府提出实行四项具体鼓励政策:

  ——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补贴政策。其中涉及两项补贴政策:一是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按照国家现行促进就业政策的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二是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

  ——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

  ——选聘招录优惠政策。对有基层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优先,在地市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时进一步扩大对其招考录用的比例。

  ——对参加面向基层就业专门项目的毕业生给予生活补贴,参加有关社会保险。与项目相对应的自然减员空岗要全部聘用那些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适时推出新的岗位目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继续收集、整理其他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适时推出新的岗位目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制定实施本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实施办法,落实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各地要抓紧开发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通过网络、报纸、专场推荐等多种渠道,将岗位送进校园,送到高校毕业生手中,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对困难毕业生要优先予以推荐。

  此外,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工作情况,对《岗位目录》中的工作领域、主要工作内容描述、主要岗位名称进行调整、充实、完善,开发适合本地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目录,以便更好地推动本地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

上一篇:特别报道     下一篇:校园里可闻稻香听蛙声